information
受第3号台风“格美”影响,丽水市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加之前期持续高温导致地表收缩,使降水更易于入渗并诱发灾害,市防指于23日10时同时起动防台和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等级Ⅳ级,24日11时提升防台和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等级至Ⅲ级。 为抢抓关键期,做到早预警、强联动、快响应,大队于22日召开防御第3号台风“格美”工作部署会,按照“统一调动指挥、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机制、统一装备标准” “五个统一”原则,统筹协调全市地灾专家队伍和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筑牢防台“大屏障”。 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马宏杰带队到青田县山口镇板石小区滑坡治理工程检查指导。 通过分析研判台风“格美”发展趋势和影响,大队提前预置26名“驻县进乡”地质队员进驻9县(市、区)。23日,省地质院统一调配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6名“驻县进乡”地质队员连夜驰援丽水进驻青田、景宁、庆元等地抗台应急。25日20时,市防指提升防台和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等级至Ⅱ级,大队连夜协调调度全队技术力量于25日—26日分别增援进驻景宁、庆元等地,全力以赴落实落细各项防御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了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止26日15时,大队共计32名“驻县进乡”地质队员进驻一线协助各县(市、区)防御台风“格美”,投入应急车辆16台、无人机12台、笔记本工作站24台等专业设备,累计应急值守4天101人次;派出工作组21组51人次,处置疑似地质灾害点5处;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45处,开展会商研判4次。 在这场防御台风“格美”的攻坚战中,大队通过全面统筹调度技术力量,切实发挥政事企联动、院队地协同机制的作用,实现了无缝对接,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下一步,大队将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防台工作要求,保持高度警觉性,认真分析研判防汛形势,严阵以待、快速响应、顶格防范、强化力量下沉开展隐患排查,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及其可能带来的雨情、水情变化,以最坚决态度、最周全准备、最有力措施应对“格美”的侵袭,切实打好台风防御这场“硬仗”。
7月25日,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丁云一行来队开展工作交流座谈。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惠林,省三队及大队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会上,双方围绕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事企分离改革资产配置以及预算、支出、采购、资产、基建管理等财务资产管理领域和“浙里报帐”财务报销平台应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就单位财务资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兄弟单位间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共同提升单位财务资产管理水平,为推动实现我省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财资保障。 期间,双方还共同参观了大队地质展览馆。
7月22日,大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订“地质e站”合作共建协议,揭牌成立“地质e站”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林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副校长杨昌明,浙江省地质矿产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徐刚,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洪勇杰,大队党委书记、队长王志国,浙江丽水市自然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游根华出席签约揭牌仪式。 签约揭牌仪式上,王林清和王志国分别致辞,对“地质e站”和产学研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双方一致认为,省七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要聚焦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双方优势,着力推动学校科研方向、人才培养与行业单位攻关卡点、人才需求相匹配,探索构建思政铸魂、实践练兵、科技赋能、地质报国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地质e站”平台打造成为服务国家战略行动、统筹技术创新与科研攻关、深化校队协同育人的“产学研用”新平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林清致辞 大队党委书记、队长王志国致辞 双方就共建产学研基地、项目联合申报、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事宜进行交流研讨。院士专家团队还详细介绍了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流域环境与长江文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相关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 介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揭牌 “地质e站”揭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公共管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院系负责人及相关实验室负责人,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丽水市自然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大队在家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签约揭牌仪式并座谈。 大队丽水地质展览馆参观 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保护中心野外考察 期间,院士团队一行还参观了大队丽水地质展览馆,并赴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保护中心开展野外实地考察。
7月24日上午,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陈小荣在缙云萤石矿勘查项目主持召开大队地质找矿突破行动指挥中心现场研讨会,系统总结项目前期工作成果,研究部署下一步找矿重点和工作安排。大队找矿突破行动指挥中心有关成员及项目一线全体人员参加。 会议要求,一要明确重点、统筹推进,充分总结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分析研究成矿规律,加强矿化带追索,为合理布设钻孔提供依据;二要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及时统计更新项目进展情况,动态调整优化实施方案,确保勘查工作按计划高效推进;三要注重过程、高效管理,同步做好野外作业与内业整理,对标地质勘查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目录清单要求,实时完善整理资料,确保项目各项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
为贯彻落实大队“党建+”赋能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持续提升“党建+”品牌融合力,缙云萤石矿勘查项目组坚持打好基层党建“组合拳”,围绕“抓党建促项目、以项目强党建”,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向项目第一线、最前沿覆盖延伸,凝聚找矿突破攻坚合力。 一、坚持“党小组建在项目上”,筑牢前沿阵地 坚持“项目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成立由项目负责人和大队首批两名“三同三学”实践学员组成的党员先锋小组,利用工作间隙,深入开展党建业务互融共促座谈会、“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等活动,加强组员间的沟通交流,认真研讨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坚定找矿目标,将党组织的力量有效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为项目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党员冲锋在一线”,引领先锋创绩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坚持党建赋能项目重点、难点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在项目实施、攻坚克难、安全管理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大队“省劳模”“金罗盘”等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克服高温酷暑,带头攻坚克难,指导找矿方向、解决技术难题,共同推动项目有序高效实施,项目从首钻施工开始,短短1个月时间,已实施钻孔8个,累计进尺950余米。 三、坚持“党建业务一盘棋”,释放找矿动能 7月22日中午,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陈小荣深入项目现场,结合大队工作实际,为项目组一线成员上了一堂题为“地勘单位在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中的新作为”的生动党课。陈小荣在党课中深入分析了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意义,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鼓舞了青年党员和地质队员扎根一线、科学找矿、攻深找盲,力争在新一轮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共有数据 305 条, 页次: 21/61, 当前从第 101 条开始。 上一页 下一页 直接到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页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城北街875号 邮编:323000
浙ICP备18034624号-2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2023-2033
技术支持: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