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经送宝,助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来我队1:5万区调项目调研指导
供稿:地调中心    发布日期:2023-09-28


   9月23-24日,中国地质大学汪明启教授(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实验室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评价研究部主任严加永带领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高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袁璐璐,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高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李鹏等一行深入我队承担的“浙江1∶5万海溪、巽宅、船寮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调研指导工作。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陈小荣及大队地调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汪明启、严加永一行在详细听取了区调项目情况汇报后,立即深入项目野外一线,对即将要开展的物探工作区地形地貌条件进行考察了解。根据海溪幅主要构造展布方向和地形地貌特征,提出了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点线距及布线方向,分别对工作区内干沟、水沟1:5万水系沉积物采样点进行现场抽查,对采样质量表示肯定的同时提出下一步异常圈定及土壤采样指导意见。赴船寮幅驼寮山、沙湾、黄山垄等地采集铍矿样品,利用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开阔的地质视野,对区域内各种地质现象及样品等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和答疑解惑,为项目成员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课。





   在结束野外调研指导后,调研组专门召开了“浙江1∶5万海溪、巽宅、船寮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物化探专题研讨会,对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的背景、目标、方向及重点勘查区部署等进行了解读,就该项目主要构造以及下步找矿方向和物化探具体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会上,调研组对大队在该项目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认为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很好,需继续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的调查、研究,为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研究打好基础。并以最新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及运用岩屑采样法在东北夹皮沟、非洲纳米比亚等地成功找矿的案例进行剖析,分享地质找矿工作经验,指导最新的物探方法在实际找矿过程中的应用和最新的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对该项目下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调研组还对当前大队开展的松阳县板桥一带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内设计的物化探工作进行指导。并希望双方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并进,共同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出更多贡献。

   本次调研,邀请地质专家聚焦项目工作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和推动找矿突破等重点问题,是大队全面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有关部署的具体措施,指导组一行深入项目实地考查,为该项目技术人员传经送宝、答疑解惑,为大队实现新的找矿突破和科技攻关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大队将继续加大与省内外地质专家的交流合作,聚焦“找矿报国,服务社会”的地质使命,发挥大队地质工作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创新,争取在战略性矿产勘查、重大项目申报与实施、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和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在队部期间,调研指导组一行还参观了我队地质展览馆。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城北街875号  邮编:323000

浙ICP备18034624号-2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2023-2033

技术支持: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管理登录

微信公众号